即溶泡沫咖啡含15種添加劑 過量攝入或增不孕乳癌風險
發布時間: 2017/07/13 20:13
最後更新: 2020/05/18 13:25
有生物科技公司利用生物毒性測試技術,檢測市面市11個品牌、共30款分別來自東南亞、南美洲及歐洲的三合一即溶咖啡,發現33%,即10款產品不合格,未能通過毒性檢測。另外,即溶咖啡的毒性水平比連鎖店咖啡高1.8倍,部分測試樣本中的咖啡含量只佔總成分5%至9%,推斷其毒性主要來自其餘90%的飲品添加劑,包括穩定劑、乳化劑、防凝結劑、調味劑等。
水中銀(國際)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小魚親測平台,應用「轉基因鯖鱂魚」及「斑馬魚」胚胎毒性測試技術,測試產品毒性,以及篩查禁用成分,並將測驗結果以綠、黃、紅三色魚標籤作安全水平分類。
結果顯示,在30款即溶咖啡中,只有13款被評為綠魚(品質卓越),7款為黃魚(基本合格),10款為紅魚(有待改善)。
樣本中價格最高的產品(平均每包3.8元或以上),只有33%被列為品質卓越(綠魚);反而中價產品(平均每包介乎2.7至3.8元)有56%,低價產品(每包低於2.7元)亦有45%,可見產品愈貴不代表愈安全。
調查又發現,品牌或生產地來自東南亞地區的即溶咖啡品質水平明顯較低,只有23%屬卓越類別,比歐美和東亞(例如日本)較低。
調查指,即溶泡沫咖啡(Cappuccino)被評為品質卓越的樣本只有29%,有待改善的樣本高達59%。由於即溶泡沫咖啡中含有添加劑成分達15種,遠高於其他品類,當中包括含反式脂肪的植脂末,過量攝入可增加人體內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含量,增加患心血管疾病、不孕及乳癌等風險。
水中銀首席執行官杜偉樑指出,即溶咖啡的成分中有近90%為飲品添加劑,如植脂末、調味劑、乳化劑等,相信是致毒源頭;建議市民在購買相關產品時應留意成分標籤。他提醒:
成分標籤會按含量排序,成分愈多就排得愈前,市民可從中參考選購安全性較高的產品。
心臟科專科醫生陳藝賢指,現時醫學界對反式脂肪是「零容忍」,因其會減少有益的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」、增加對健康有負面影響的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」。他認為,如產品含相關成分,市民「一杯都不應該飲」。據世衞建議,每人每日的反式脂肪攝取量不應超過2.2克。
【延伸閱讀】懷孕必須戒咖啡?孕婦實測Starbucks低因咖啡
水中銀指,「轉基因鯖鳉魚胚胎測試」可驗出類雌激素,這種化學物質(包括農藥、獸藥、抗生素、激素、塑化劑、有機持續污染物等)可擾亂雌激素、內分泌系統,並證實與癌症、不育、兒童性早熟、智商降低,神經系統紊亂、糖尿病有關。
至於「斑馬魚胚胎測試」可篩選超過1000種有毒化學物質,並應用在藥品的安全性與功效評估。
被評為品質卓越的13款即溶咖啡如下:
【延伸閱讀】可樂VS咖啡 飲品咖啡因含量比拼